重庆市渝北区乒乓球协会

会员风采

-Members' demeanor -

杨凯:多情剑客无情剑

- 何林衡 何彦熹 -

在渝北区龙山大道111号,龙湖紫都城西南门旁二楼有一家小小的球馆,只有四张球台,每天到了下午2点,陆续有学生进来。这时,灯亮了,球馆热闹起来。一位身姿矫健,精神焕发的教练总会站在大厅迎接他们,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和蔼教练,就是当年在重庆乒乓球坛上名震四方的“西毒”——杨凯。


image.png


一个孤独的剑客


作为曾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西毒,杨凯备受争议:他曾是个花花公子,不愿婚娶,年逾四十,才喜得娇妻贵子;他也是个“叛逆青年”,从事业单位几进几出,不愿受体制的约束,愤然离职;他是浪子,曾经寻仙问道,浪荡江湖,现在的他选择了归隐于市。


杨凯打球很有艺术气质,柔韧性很强,他做防守训练的时候,仿佛是拉一曲柔和的小提琴,运动之美无处不在。观杨凯打球,节奏轻快,有四两拨千斤,飞花摘叶之轻巧,他就像一位乒乓桌上的艺术大师,在运动中赋予了乒乓球节奏、韵律和美感。


世界上总是有很多聪明的人,杨凯算是一个。他在 30 多岁时靠自己的琢磨自学成才,在江湖上已达到业余水平的巅峰。后来又把直拍改为横拍,技术上又有很大突破,很快,横拍的技术也达到了与直拍的相当水平,胜过了很多同级高手。与其他选手不同,杨凯并不进行很多量大的乒乓球训练,他的技术多数是从独 处和实战中得到提高,尤其是对运动的自我感知能力大大异于常人。普通的业余选手,一个不规范的习惯动作也许改了几年都还存在,而杨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总结思考,调节自己的拍型、动作、战略战术,能很快适应对手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因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多年征战中,他多次在重庆业余王赛场上进入前三强,在正式比赛中还能赢黄建疆等全国知名怪球手。即便是像艾迪这种准专业运动员, 在实战中还是会偶尔输给杨凯。


乒乓球是一种需要合作也需要独处的运动项目,杨凯从来没有请过教练,他的功夫修养无处不在,且来路各异:他喜欢唱歌,唱歌的时候他可以从旋律里感知乒乓球的节奏;他也喜欢玩手机游戏,能在方寸之间练习手指头的速度;他研习书法,增强自己的静力与定力,体会书法中的剑意;甚至在看魔术表演时,他也能通过自己的眼力观察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魔术师手法的变化。如蜜蜂采百花酿蜜一般,他善于从各种事物中吸取养分, 并形成一套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实际变通技术,这是杨凯行走江湖的不二法宝。至于打球,杨凯并不十分狂热,他并不像一些球迷那样废寝忘食,日夜操练。


真武人,都有一种神接天地、气藐王侯的从容开阔风度,他是从容淡定的,很少惶恐紧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成为一流的乒乓高手。


image.png

2005 年重庆狂飙业余王赛事中,杨凯获得亚军


有一年艾迪在南山参加一次重庆市级联赛,一路杀到了决赛。于是他到处寻找自己将要比赛的决赛对手,却发现自己对手杨凯居然在睡觉,而且是拼起两根板凳在墙角就睡着了,其淡定和超然程度让艾迪惊讶,于是他断定自己将要遭遇强大的对手。果不其然,两人在决赛现场比分一直缠绵焦灼,最终决胜局艾迪以两分之差险胜。


一个特立独行的浪子


生活中杨凯是一个好玩的百变大咖,他可以是腹黑对手,在球场上完全压制你的套路;他可以是严格教练,黑着脸让你苦逼地训练两个小时;他也是好玩的朋友,无论是旅行、唱歌、打麻将都能开心到爆表;也是江湖中著名的扮猪吃大象的高手,时常隐姓埋名到不熟悉的球馆去大杀四方。


十多年前,我们一帮菜鸟在两路口活动,他就假装成业余选手跟球迷们过招,于是所有的球友都排着队跟他打,后来发现不对劲了,怎么这个人东倒西歪地,老打不死呢?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狂飙俱乐部的头牌教练呀。


为他自己所津津乐道的是,有一次到湖北某小城,他假装是一个菜鸟,穿着皮鞋到球馆,还为里面的老年爱好者们鼓掌拍手。他非常腼腆地向一个老大爷借拍子, 当时老大爷还不愿意,犹豫了半天,给他的时候强调:“喏,注意,不要磕坏了啊!”


杨凯于是东倒西歪地跟他们“胎”球,虽然很菜的样子,但总是能“胎”过去球,这下把老大爷们惹怒了,不断地打电话邀约高手来挑战,杨凯均全胜。最后喊了球馆老板的儿子,相传是这个地区的第一名,当时杨凯就认真地打了,结果 3:1 完胜。


这些老头才明白过来:“这是扮猪吃大象啊!”


杨凯那次在湖北小城一战成名,备受尊重,处处受邀。他在此地流连了好几个月,深入田间地头,甚至还去寻仙问道,学习太极八卦、道家思想。从打球到寻仙,全然融入本土的生活,行尽浪子匪夷所思的趣事。


执着,专注,好学,广博,这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共性。


image.png

杨凯在赛场


一个归于平凡的隐士


就像许多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最后大都选择退隐江湖一样,杨凯最后也选择了归于平凡,成家立业。在驰骋球场数十年后,他和妻子吴迎春开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招收少年儿童学员。至此,他的教练生涯开始了。


从叱咤赛场,风光无限的专业运动员,到隐居于市的乒乓球教练,杨凯或许一开始并没有很好地适应如此巨大的转变。从前,每天和他练球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乒乓球高手,而现在,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童真无邪的面孔,杨凯不禁苦笑。但久而久之,他发现,原来带徒弟也不如他想象的那么轻松,带徒弟也有其中的艰辛和快乐。


听杨凯的妻子吴迎春讲,这些学生也并不都是省心的乖学生,也有一些是调皮捣蛋,非要和教练对着干的“淘气包”。比如有一开始并不想来打乒乓球,杵在球馆门前赌气的啊,有在球馆里大哭大闹,不听教练话的啊,还有消极练球,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战略的啊,等等。讲到这里时,杨凯和他的妻子都显露着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仿佛还历历在目。可当他们又讲到他们如何运用“萝卜加大棒”战术让这些孩子乖乖听话,培养起打乒乓球的兴趣和信心时,他们又无一不露出欣喜和富有成就感的神情。他们跟我们说,每当看到孩子们有了一丝长进,他们都开心得不得了,好像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样。我意识到,这不就是传道受业的快乐吗?


杨凯现在有六十几名学员,三位教练,事业蒸蒸日上。大多数家长只是希望孩子能通过乒乓球锻炼身体,或者为孩子培养一个爱好,尽管如此,杨凯依然全身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懈怠。他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徒弟,也严格地要求自己,就像从前一样。也或许正是由于他的这股认真劲,再顽皮的孩子最后都会乖乖听话。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失聪的孩子开始重新融入社会,不爱运动的孩子开始热爱体育,过度依赖父母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自足,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开始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些都是杨凯教练为社区体育贡献的一切。


临行时,我们给球馆照了几张相。在训练中,杨凯给孩子们发球。那样子和当年驰骋赛场的杨凯别无二致,只是从前的杨凯是为了热爱和荣耀拿起球拍,今天的他则多了一个原因——孩子。


image.png


招生电话:13883523637,吴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