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乒乓球协会

乒乓家园

-Event review-

巅峰对决: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 -

去爱,去关怀,去希冀,去等待,去信任,在运动中构建起孩子的优秀品格,让他在身心合一的竞技比赛中,获得自由、解放,释放出自己的生命能量,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美好境界。


image.png

莫韫敏


2016年重庆“全民健身杯”乒乓球赛新业余王。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潜心从事乒乓球教练工作,自学成才进步神速,几年的时间内,成为乒坛黑马。目前,莫韫敏在渝北炫乒乒乓球俱乐部执教。


莫韫敏的球柔中带刚,防守好,进攻稳,尤其是发球、接发球后的衔接好,技术全面,球比较厚重。


每逢大赛,他都用手机进行录像,在比赛间隙反复观看录像,总结自己在赛程中的得与失,他曾多次在比赛中逆转专业运动员。


我的教学领悟


我是业余爱好者,从2007年开始进入教练行业,经过十余年教学的摸索实践,总结学习,逐渐获得些许心得体会。


米开朗基罗说,塑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同样的道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教”孩子打球。追逐移动的目标,心里想着把目标物击向特定的目的地,这本就是镌刻在我们基因中的能力,是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的演化,让我们获得了这具功能极其强大的身体。


成熟人类的脑容量巨大,必须在尚未发育完成之前出生,然后经历漫长的大脑发育至成熟的过程。小孩儿的大脑可塑性极强,新生的神经元是完全空白的,干细胞要经历一个发育的过程才能形成神经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找到事情做才能生存下来,一个新生的细胞要经过28天才能加入到一个神经网络中,如果我们不使用新生的神经元,就会失去它。


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乒乓球运动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通过乒乓球训练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精细操作的技巧性项目,需要学生对球拍进行极其严苛的掌控,对空间中高速移动的目标进行精准的击打,时间的拿捏的尺度,甚至在毫秒之差就会出现失误,所以一个单项技术需要经过10万级别板数的击球才能有所成就。


教练工作的基础要求就是把球送到学生能打出合理动作的位置,送的越准,学生越容易养成好的击球习惯,如此反复刺激,让学生的身体记住来求节奏,以固定动作击球,并且把击球感通过球拍传递到手指,再到大脑神经元,加强神经通路的传导速度。


目前已被广泛接受的“刻意练习理论”表明,“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大脑(甚至是成年人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可能导致倦怠。学习难度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恐慌区,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域,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教练工作的艰难之处就是合理评估学生能力和练习目标的难度之间的高低关系,让练习目标难度略高于学生原有能力,并根据学生能力进步程度不断调节目标难度。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后天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材施教,最大程度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使命。


英才是怎么造就的


经过研究表明,杰出人物拥有相同的成长路线:

1. 产生兴趣;

2. 变得认真;

3. 全力投入;

4. 开拓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选择了六个领域中的120位杰出人物,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共同因素。


image.png


第一阶段:游戏期


一开始,孩子的父母会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玩耍,但父母会把那种玩耍慢慢的朝着那件玩具(如:乒乓球,球拍)的真正目的上面去引导。在这个阶段,那些日后成为杰出人物的孩子,其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父母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关注和鼓励。其次,父母往往会以成就为导向,并教孩子一些重要的价值观,比如自律、刻苦、负责任以及建设性地运用时间。


这是孩子成长与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过,最初的那种受好奇心驱使的动机需要得到增强。表扬就是增强孩子动机的一种绝佳方式,特别是年纪更小的孩子。另一种动机是对已发展出的某一特定技能感到满足,特别是如果那种成就得到了父母的认可的话。


从小培养天才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许多杰出人物都有哥哥或姐姐,这是鼓舞他们前行的榜样,可以学习,竞争,模仿。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在从事某项活动,并获得父母关注表扬,自然也想加入进来。


第二阶段:引导期


这个阶段就需要教练辅导,通常情况下,启蒙教练并不是这项运动的专家,但需要擅长教导孩子知道如何激励学生继续向前启蒙,教练需要激情,当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有时用口头表扬,有时奖励糖果或者玩具。


尽管父母和教练可以采取许多方法来激励孩子,但到最后,那些动机必须来自孩子的内心,否则,他不会长久。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通过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建立自信心。安排合适的对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胜利这样的良性体验,而不是无论做什么反正都是输的负面反馈,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手,能输给他,甚至可以安排“演员”。


image.png


第三阶段:专业期


未来的天才们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成为这项运动中最杰出的人物,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是所谓进军专业领域,动机完全靠学生自己保持,但家人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运动员需要在各种高水平竞技中提高自己的水平,阵地战、游击战、拉锯战,适应各种胶皮,各种对手,各种场地,通过各种战役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由此才能达到专业的巅峰水平。


如何打好比赛


关于如何打好比赛,结合我自身的比赛经历,说一点浅薄之见。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纯业余爱好者,我的技术水平自然是不如从小训练多年的体校生甚或是专业运动员。但奇怪的是在我的经历中有正式比赛中战胜退役专业运动员的经历,在我初入业余爱好圈子的时候,这种情况尚属奇迹范畴。


回顾比赛,我却几乎不记得过程,如同鬼使神差般,身体自行运动,把各种高难度球以我能力的极限回击,当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自己也是不可置信的。当然对手的轻敌给了我可趁之机,不过我见过更多的情况是面对强敌,自己早早放弃,比赛未打,结局已定。


直到2017年,我学习了一门为期一年的心理学课程,从中了解并读完了提摩西·加尔韦的经典著作《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才完整了解我打出最好状态的情形。


image.png


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很多运动员平时训练和练习赛水平不错,到了正式比赛发挥失常。我们的意识经常会做一件事儿——评判。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对的就会去做,错的要避免。这时候,“我”是该被谴责,该被攻击,该被否定的。当意识做了这种评判工作,还用这个结论来指导身体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紧张,就会影响潜能发挥。


加尔韦发现了这个道理后,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放下头脑里的对错判断,信任身体,将注意力专注于球,让身体自由发挥。


用加尔韦的话来讲,你不去批评自己不好的动作和表现,也不去表扬自己,在这种状态下,指挥你动作的是你的潜意识。


image.png


很多名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譬如华人球员林书豪,他在尼克斯队风生水起的时候说,我是在为上帝打球,迈克尔杰克逊也曾经说过,我时常感觉我只是一个通道,而上帝通过我来表达。


像这样的高峰体验很难描述,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好像我消失了,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意识状态,你十分专注,但头脑和身体又非常放松。


NBA超级明星比尔·拉赛尔说,这就好像在用慢动作打球,我几乎能够预见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作,下一次是怎样投球得分。


那么,运动员怎么达到这样的状态呢?加尔韦总结了一句话的秘诀,全然放松的专注。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那就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能够掌控自身潜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梦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image.png

炫乒俱乐部培养出的全国冠军任小轩

(前排中间举拍男孩)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还离不开很多综合元素的营养:父母的鼓励、教练的赞扬、朋友的拥抱、球友的帮助、竞争者的握手、陌生人自发的善意。一个美好的体育俱乐部,有着花园般的芬芳,而不是冰冷、残酷的竞技场。而炫乒俱乐部,就是这样充满温馨和感动的家园。


我,在炫乒等你!


加载中。。。